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(GB 50204-2015)附录E,在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时候,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所要求的偏差,在梁类构件当中为+10mm,-7mm;在板类构件中为+8mm,-5mm。
《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》(CJJ 2-2008)中*6.5.9条规定每个构筑物或每个构件检验测点数为10个,墩台、基础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±10mm,梁、柱、桩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±5mm,板、墙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±3mm。
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》(JTG/TF500-2011)中*4.2.5条规定钢筋连接件处的混凝土保护层宜满足设计要求,且不得小于15mm;
*4.3.5条规定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±20mm;
*4.3.6条规定柱、梁、拱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±5mm,基础、锚碇、墩台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±10mm,板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±3mm;
*9.2.1条规定桩的钢筋骨架纵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±5mm。
《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》(GB/T22082-2008)中*6.3条规定管片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±5mm。
《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》(DGJ32J184-2016)中*4.2.10条规定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+5mm,-3mm。
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》(JGJ94-2014)中*4.1.2条规定灌注桩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,水下灌注桩的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50mm;
*4.1.5条规定预制桩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;
*7.1.10条规定钢筋混凝土管桩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+10mm,-5mm。
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》(GB50330-2013)中*10.3.2条规定锚喷支护用于岩质边坡整体支护时,其面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;
*8.4.7条规定*性锚杆的防腐蚀处理应满足下列规定:①对于无腐蚀性岩土层内的锚固段,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25mm,对位于腐蚀性岩土层内的锚固段,应采取特殊防腐蚀处理,且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。②经过防腐蚀处理后,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。
《盾构隧道管片质量检测技术标准》(CJJ/T164-2011)*4.1.3条规定混凝土管片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±5mm。
《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》(JTS239-2015)*7.1.8条规定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:
构件种类 | 允许偏差(mm) |
桩、梁、板、沉箱、方块、扶壁和圆筒等 | -5~+12 |
现浇闸墙、胸墙、坞墙和挡墙等 | -5~+15 |